知無不言
  □閱盡
  喧鬧一時的廣州市直部門“曬賬本”大戲接近尾聲了。近年來,“三公”支出始終是輿論關註的焦點,哪個機關會議支出最多,誰家公車開支最大,“三公”經費增減與否等等,都吸引著公眾的目光。顯然,大多數人以為,監督政府部門亂花錢,只要盯住“三公”經費,就抓住了要害。然而,昨天有報道稱,“‘三公’省了6000萬,行政經費多了9000萬”,無疑給人們提了個醒。
  報道說,在近日廣州市政府各部門公佈的賬本中,40個部門行政經費共計35.26億元,行政經費是“三公”的10倍。這些部門2013年的“三公”支出較上年少花6000萬元,但其行政經費較上年多花了9436.52萬元。
  按廣州市財政局人士的說法,“三公”與行政經費有交叉,有的“三公”就包括在行政經費中,如養車和接待費等。照理,在總額恆定的前提下,“三公”經費下降,行政經費也應有所減少,但如今,行政經費與“三公”卻成了蹺蹺板,這頭低那頭翹,一增一減,這意味著什麼?莫非有些部門將本應在“三公”列支的費用放在其它行政費用里了?顯然,這種懷疑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40個政府部門中,有16個部門的行政經費占部門預算的支出比例有所增加。
  固然,行政經費的增長或另有原因,人們也不好妄加揣測某些機關部門面對輿論的高壓,就會在財務賬本上做手腳,以使本單位的“三公”支出不那麼扎眼。但是,既然出現了行政經費與“三公”的蹺蹺板現象,就應引起審計和監督部門的警覺和重視,有必要查清背後的真相,給公眾一個交代。
  尤需一提的是,行政經費是“三公”的10倍,如今,在政府部門曬出的決算賬本中,行政經費都只有一個籠統數字,具體用於哪些方面,開支多少,均語焉不詳。當“三公”開支日益曝露於陽光下,透明度大增,而總額遠超過三公的行政經費卻似隱於幕後,這些巨額的開支是否合理,有無“跑冒滴漏”,公眾難以細察,更遑論監督。
  無疑,較之於“三公”賬本,行政經費對反映政府機關的運作成本等更全面也更真實。在維持機關部門的自身運作中,它就像個碩大無比的筐,什麼都可往裡裝。倘若其界線模糊、彈性大,必然留下諸多的監管漏洞,無形間也為某些貪腐行為或公帑私用提借了方便之門。顯然,如果不提高行政經費的透明度,對“三公”監督就可能淪為賬面上的數字游戲。換個話說,即使徹底堵塞了“三公”支出漏洞,但若對行政經費大賬本的監管不跟上,那麼,也無異於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
  閱盡  (原標題:行政經費與“三公”成蹺蹺板有何乾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47mucc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