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江蘇網4月5日訊(記者 羅鵬 袁濤)2009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請烈士回家”的“慰烈工程”,集中安葬散佈在崗嶺、堤壩、荒坡、稻田中的散葬烈士。至2012年,此項工程基本結束,全省共安葬烈士近4萬人。這些烈士中,大多數被集中安葬,極少數由於家屬意見留在原址或由各自家人處理。時至今日,安葬這些英烈的陵園情況如何?這項工程是否就此結束?
  “慰烈工程”開展以來,“回家”集中安葬的烈士有的被安排在當地原有烈士陵園內,有的安葬於新建的地方,各地民政部門按照政策投入一定資金,安排專人對陵園進行日常管理。省民政廳優撫局副處級調研員張永明介紹,無論是市縣級的烈士陵園還是鄉鎮的,儘管級別各異,建設程度也不同,但必須要有專人進行維護、管理。為此,民政廳在2012年以後便開展“回頭看”等一系列跟蹤、完善工作。
  在調研中,工作人員發現,相對於市縣級多數建設良好、設施完整的烈士陵園,鄉鎮級的烈士陵園卻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及地域原因,而顯得頗為破敗,有的甚至只是划出了一片區域,連基礎的設施都沒有。對此,省民政廳要求全省各鄉鎮要對各自的陵園進行徹底修繕,改善陵園環境。“陵園首先要有欄桿將其單獨規划出來,路面至少要用地磚鋪實,泥巴路肯定不行,另外園內綠化要按規劃來弄,不能裡面雜草叢生不像個樣子。”張永明告訴記者,既然把烈士們都“接回了家”,就得讓他們“住得舒服”。
  揚中市八橋鎮烈士陵園,安葬著“慰烈工程”“歸家”的少數烈士,它遠處看似一個普通的陵園,走進去卻是另一種風格,小橋流水、綠樹紅花,宛如一個風景靚麗的蘇州園林。除了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高聳矗立在園內外,周圍幾乎都是休閑娛樂的設施,陵園內的廣場還經常有市民來鍛煉游玩。張永明告訴記者,這裡是省內第一家鄉鎮級別將烈士褒揚功能與休閑娛樂功能相結合的烈士陵園。“縣級以上烈士陵園將褒揚功能與休閑功能合為一體的有不少,但鄉鎮級別的卻是省內第一家。”
  這種模式有何好處呢?張永明告訴記者,從烈士陵園不收門票以來,很多陵園都處在虧損狀態,而單一的褒揚功能讓市民來憑吊烈士後幾乎毫不停留,但將休閑娛樂設施建在陵園內,市民在憑吊烈士的同時還能停下腳步休閑鍛煉,給陵園帶來一筆收入。“這不僅對陵園的發展有好處,對市民來說也開闢了一個新的旅游休閑場所。據我所知,有些靠市區的陵園,市民們平時便會到園裡面散步、鍛煉。”
  當然,陵園主要是安葬烈士的,過於休閑娛樂反而會讓陵園變了味。對此,民政廳也有硬性規定,“我們允許也鼓勵烈士陵園中開闢休閑娛樂項目,但必須嚴格同烈士褒揚功能區分開來,褒揚區是憑吊祭奠英烈的場所,休閑區市民娛樂的地方,嚴格區分才能‘不污染’烈士陵園。”張永明告訴記者,目前像八橋鎮烈士陵園這樣的鄉鎮級、功能多樣化的烈士陵園,全省只有一家,未來,省民政廳將展開調研,將此做法全面推廣,先在省內4個鄉鎮進行試點,保證平均每個縣市能有一家,集祭奠與旅游為一體,大力發展烈士陵園紅色旅游功能。
  在“回頭看”的過程中,民政廳還發現了少數散葬在外的烈士遺骸,經過協調,也都一一被“接”回來重新安葬。有點遺憾的是,清明祭掃時,只有少數的市民自發前往祭奠,多數還是依靠單位集體組織。
  據統計,目前我省共有縣級以上烈士陵園81個,其中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8個,省級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26個。紀念堂館、碑亭、塔祠、塑像、廣場以及其他紀念設施1475處,其中零散烈士紀念設施839處。全省共安葬烈士61658人。
  (原標題:江蘇以虔敬之心實施"慰烈工程" 讓近4萬烈士安心長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47mucc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